東方醫學 / 自然療法健康生活

喜歡Botree,歡迎訂閱分享,謝謝^^。

2011-05-01

情緒與健康篇--認識情緒、內臟和氣的升降關係

情緒與健康
       這一次,我們來聊聊從中醫理論中,認識情緒與健康的關係。
       在《黃帝內經》中,便很清楚地談到"情緒(七情、五志)""臟腑""氣的升降"三者之間的關係。藉由這一個堂課,我們可以發現:身為現代人,在生活環境中,因為工作、家庭、學業、情感、人際所產生的壓力,時常在不知不覺中,身體已經產生許多不健康的變化了。


 
《中醫學起來
余知百病之生於氣也,怒則氣上,喜則氣緩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……驚則氣亂,……思則氣結”--《內經素問‧舉痛論篇》
肝主怒、心主喜、脾主思、肺主悲、腎主恐--《內經素問‧陰陽應象大論》


 
中醫學起來
從中醫來看人體生病的病因,有分內因、外因、與其他(天災人禍、外傷,如車禍、蟲獸咬傷等)
其中的內因,就是指「七情」:怒、喜、思、憂、悲、恐、驚。「七情」原為人的本具性情,但是如果變化太過劇烈、或者持續太久等在生活中過與不及,都容易成為致病的原因。

特別把七情、五志(怒、喜、思、憂、恐)與臟腑、氣機升降的關係整理出來介紹,實在是感受到這是現代人可以增廣的常識見聞,可以更從根本來輔助健康的生命品質。
「修身養性」四個字,往往在忙碌的生活節奏或無常的人生際遇中,淪為「理論」,但又真的很重要。建議現代人時常 出走--走出戶外,尤其是山水大自然,直接轉換環境,讓大自然來包容我們這個小自然生命,試試看您將會發現這最簡單的方法竟然是如此好用、實用、妙不可言。

情緒與氣機升降的關係
一、怒則氣上
當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時,短暫地輕度發怒氣憤,是正常反應,有助於肝氣的疏泄條達。
但是,如果過度憤怒或者又急又猛的暴怒,那麼肝氣疏泄功能亢進,可能引起眩暈、血壓升高,嚴重甚至造成意識昏迷而死亡,內經中談:”盛怒者,迷惑而不治”。
此外,過怒或者時常生氣,導致肝氣升發太過,而肝藏血的功能失調,在氣憤時,使血隨氣逆便發生嘔血的現象。肝木剋犯脾土,則傷害脾而導致穀食消化不良、下瀉。內經說:”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及飧泄”。
小時候看連續劇常演出這樣的劇情:大逆不道的臣子或子孫被發現惡行時,長者捧著胸口說你,你… …”接著一口氣不來,就當場昏厥了,或者氣到吐出一口血來。這樣的劇情就是怒則氣上嚴重的情況。
觀察週遭,雖然不至於暴怒如上述,但是可以發現很多因為時常生氣,而慢慢導致血壓不穩定、頭暈、頭痛、反覆腹瀉(木剋土)的體質很多,可茲以為借鏡。
 
二、喜則氣緩
喜悅,一般來說對於身體健康是有益的,人會因此而輕鬆緩和起來,但是,暴喜與過喜一樣傷身。
《內經靈樞的本神篇》說”喜樂者,神憚散而不藏”。暴喜可導致心神渙散喪失,而出現狂笑不休的狀態。又《內經靈樞的癲狂篇》中有”狂者……喜笑而不發於外者,得知有所大喜”的記載。這是因為忽然一時放縱的喜悅,超越了正常控制能力所引起。
古人以為身體君主之官,精神性疾病,常以臟的辯證治療為主,所以我們常看見精神病患者有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狂笑不已的表現。
三、悲則氣消
《內經靈樞的本神篇》說”愁憂者,氣閉塞而不行”。當人憂愁悲傷時,肺氣鬱結,消沉不振,整個人體的氣機是鬱滯的。
《素問.舉痛論》說”悲則心系急,肺布葉舉,而上焦不通,營衛不散,熱氣在中,故氣消矣”。意思是說悲哀過度,會損傷心包絡,導致心氣上下不通,陽氣在內妄動,而熱氣積在肺中﹐所以氣自然消失。
時常悲傷、哭泣的人,自然氣虛、精神不濟。或者,回想一下,當大哭一場過後,往往人就沒氣力睡著了,可見悲傷非常耗損元氣。過分悲哀甚至可導致臟氣衰竭而喪失生命。如《內經靈樞的本神篇》說”因悲哀動中者,竭絕而失生”。
四、思則氣結
《素問.舉痛論》說:”思則心有所存,神有所歸,正氣留而不行,故氣結矣”。過度的思考,會造成聚精會神的狀態,而使氣機鬱滯凝結。中醫認為”思”發于脾,而成於心,所以思慮過度不但耗傷心神,也會影響脾的功能。
腦中思緒不斷,自然整個人不清朗,也輕鬆不起來,常見有憂鬱氣質的人,多半有脾氣虛、容易疲倦、胃口差等問題便是一例。
常開玩笑舉例,在以前的年代,流行瓊瑤小說中的憂鬱小生,看起來文質彬彬、有才氣、帶點憂鬱甚至憤世嫉俗的氣質,是文藝少女心動的對象。然後,家中的長輩就會說:「唉呀!那個不好啦,看起來身體就不好。」這個例子,很適合來解釋中醫學中談的「脾主思」。在臨床經驗中,整天思緒盤旋鬱鬱寡歡的人,的確容易氣虛,表現出中醫說的「少氣懶言」,也就是說話輕聲細語沒中氣、不愛講話,看起來沒精神、對生命沒熱情與鬥志。
      所以,這樣看來,現在流行「陽光男」是健康多了。
 
 
 
五、恐則氣下
 是一種精神極度緊張所引起的膽怯的現象﹐中醫認為恐懼過度,會傷人的腎氣。所以《內經靈樞的本神篇》說:“恐懼而不解則傷精,精傷則骨酸痿厥,精時自下”。
  中醫認為腎臟藏精,而腎主骨,因此恐懼使腎臟損傷,自然就產生精的損傷,骨酸痿厥。《內經素問的舉痛論篇》說”恐則精卻,久則上焦閉,閉則氣還,還則下焦脹,故氣不行矣”。恐而傷腎,以致腎精不得上奉,當上者不上,而造成該下者不降,所以說氣下。
   
    恐則氣下從小兒身上最容易理解,小孩子如果做噩夢或者受了驚嚇過後,心生膽怯,時常會發生尿床的問題,若不處理或時間久了,甚至會影響到發育。以前民間常有大人帶小孩子到宮壇去收驚,姑且不論其功效,倒是有其脈絡可循。

六、驚則氣亂
當人突然受到驚嚇,例如遇到車禍、重大事故,或者突然聽到巨響、不知名物體,便會發生神志無所歸宿、心悸動盪、不安等氣亂現象。
突如其來的驚嚇可導致六神無主,出現僵硬、呆滯、無法思考、行動的反應。
時常受到驚嚇,如戰亂的環境,氣機升降出入都不正常、臟腑功能受損,許多戰後軍職人員在健康與情志方面都產生後遺症,其來有自。

透由上述的介紹,幫助大家能更體會到身心一體並非口號,實在有其真實的作用力,也盼望這些基礎理論,能潛移默化地在生活中,輔助我們應境時的思考與抉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